发布时间:2023-09-02浏览次数:671
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12月9日至10日,2023年“国家奥体杯”青少年游泳冠军赛在北京奥体中心英东游泳馆拉开帷幕,来自全国各地80家俱乐部的1500余名游泳小将在泳池中展开激烈角逐。
“国家奥体杯”青少年游泳冠军赛现场。主办方供图
本次赛事由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办。在开幕式环节,首先登场的是国家男子水球队队员,身姿矫健的运动员们与俱乐部两名队员代表小朋友共同演唱了歌曲《最好的未来》,稚嫩的童声和动人的旋律引来观众阵阵掌声。演唱结束后,国家队队员与看台观众进行了友好互动,并为现场的小运动员们加油打气,预祝他们在本次比赛中再创佳绩。小运动员们也在互动中感受到中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、不畏艰难、超越自我、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。
随后,国家奥体中心副主任张征致开幕词,他表示 “国家奥体杯”青少年游泳冠军赛是由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创办的高水平、高质量、高规格的体育赛事,旨在为各游泳俱乐部、运动员、教练员搭建起交流竞赛的平台,更好地服务游泳项目的普及与提高,为体育强国建设做贡献。
小运动员激烈比赛中。主办方供图
小运动员激烈比赛中。主办方供图
随着裁判员哨声吹响,小运动们奋力地划水,你追我赶,破浪前行。他们以饱满的激情点燃现场,充分展示了青少年游泳爱好者团结奋进、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。作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创办的青少年官方游泳赛事,“国家奥体杯”青少年游泳冠军赛汇集了众多具有竞技水平的7-18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。在赛制设计上,本次大赛对于11至14岁年龄组个人单项采用了专业的预赛、决赛赛制,同时针对大年龄组孩子设定了200米、200混、400米等长距离项目,做到比赛赛制与国际接轨,使青少年得到充分锻炼,收获满满。
参加比赛的小运动员们。主办方供图
参加比赛的小运动员们。主办方供图
为了营造出梦幻、活力、动感的赛事氛围,“国家奥体杯”青少年游泳冠军赛还引入了绚丽夺目的灯光秀,一柱柱旋转聚拢的耀眼光束,随着音乐编程不断摇曳变化,创造出错综复杂的图案和形状,为现场观众打造了一场视觉盛宴,留下了独特难忘的回忆。
“国家奥体杯”青少年游泳冠军赛现场灯光秀。主办方供图
英东游泳馆作为1990年亚运会、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,场地及设备设施均按照国际大赛标准建设,不仅是国内一流的专业游泳场馆,同时也是国家队训练场馆之一。“国家奥体杯”青少年游泳冠军赛作为英东游泳馆本年度自主举办的压轴大赛,为青少年游泳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切磋“泳”技的交流平台,参与构建了青少年多元化游泳竞赛体系,更有力推动青少年积极参与游泳活动,提高健康水平,为推动中国青少年游泳运动普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。(完)
中新网长沙12月10日电 (曾雅雯)近年来,湖南浏阳市立足建设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,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推动全市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竞相发展。
浏阳市集里医院排名中国乡镇卫生院百强第1名。邓霞林摄
目前,浏阳市人民医院、中医医院综合评价排名全省同类县级医院榜首,全市有4家乡镇卫生院入围中国乡镇卫生院百强,浏阳市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6%以上,基本实现“小病不出乡,大病不出市”目标。
浏阳市骨伤科医院(社港镇卫生院)每日都有各地患者前来就医。他们都是冲着“江氏正骨术”来的。据悉,社港镇卫生院90%以上的病人,都通过这种传统正骨复位法治疗,手术率不到8%。
这样的乡镇医院在浏阳不止一家。作为湖南省唯一一家设有重症监护室、能做开颅手术的乡镇医院,浏阳集里医院年门诊量已超50万人次,30%的患者来自浏阳以外,覆盖湘赣鄂广大地区。
有35家乡镇医院的浏阳,还涌现了北盛、大瑶等为代表的“乡镇卫生院”集群。这折射出浏阳的医改经验:鼓励医院发展特色专科,加强医学重点专科建设,大力发展医联体,培育形成了一批定位准、有特色的基层医院,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就诊“双下沉”。
现在,浏阳已建成服务共享型、科室共建型、专科联盟型、远程医疗型、托管型等多形式医联体100个。通过医联体建设和基层综合改革,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初衷已基本实现,满足了居民快速增长的个性化健康服务需求,让就医更便捷,医疗资源更接“地气”。
今年,浏阳还深入推进“走找想促”活动,进一步规范全市村卫生室药品配备使用管理,制定基本药物配备目录,并在全市村卫生室启动医保门诊统筹报销工作,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报销比例为70%,村卫生室成了村民们“家门口”的便民药柜。
高坪镇志民村51岁的刘先生,有血压高、糖尿病,每天需服药,往常去镇上卫生院或药店买药。但最近几个月,他可以直接到家门口村卫生室买药。“有医保报销,配满一个多月的三种药,原价30多块钱,现在只要9块多了。”刘先生说。
浏阳市人民医院新院项目按照三级甲等医院建设标准规划设计,定位为湘赣边区域性医疗中心。邓霞林 摄
在浏阳,“医保惠民”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一项脚踏实地的民生政策。浏阳聚焦“小切口”,服务“大民生”,充分发挥医疗保障职能作用,全面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和幸福感,也惠及湘赣边就医群众。
“我是从江西平江过来的,家人意外受伤了正在治疗,没想到在浏阳医院也能直接办理意外伤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,政策太好了。”在社港镇卫生院,平江县市民陈先生为这一贴心政策点赞。
作为湘赣边区域医保合作的首倡者,浏阳一直先行先试,倾情倾力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、医保监管、医保经办服务等工作。截至今年11月底,浏阳市和上栗县、平江县、万载县、岳阳县等地协作完成跨区域意外伤害即时调查数百件。
经办流程优化后,以往患者出院后需要耗时约2个月以上才能办结的事项,现在出院即可办结,部分县市医疗机构意外伤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由30%提升至95%以上。
目前,浏阳已有59家医疗机构开通普通门诊跨省直接结算,实现了普通门诊跨省结算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,43个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实现了省内异地直接结算。
实施“健康中国”战略,县域是重要一环。近年来,浏阳也不断加大卫生健康投入,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、医疗设备薄弱等问题。随着浏阳市人民医院新院、市中医医院危急重症大楼、精神病医院住院综合大楼、集里医院门诊综合大楼、社港镇医养教研大楼等项目建成并投用,浏阳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,逐渐成为湘赣边区域的医疗中心。
近日,全国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推进会在浏阳召开,与会人员共谋县级中医医院发展路径。浏阳不仅在会上分享了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经验,与会者还现场观摩了浏阳市中医医院的具体做法和工作成效。(完)